来源:咸林医学网 发布人:学林网 发稿日期:2025-07-25
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,也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是一种严重的心脏传导系统异常。在这种情况下,心房的电信号不能传达到心室,导致心房和心室的搏动彼此独立进行。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心电图(ECG或EKG)来诊断,并具有以下特征:
1. 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:在正常的心脏传导中,每个P波之后都会跟随一个QRS波群,表示一次完整的心跳周期。但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,心房的电活动(由P波代表)和心室的电活动(由QRS波群代表)是分离的,即每个P波后可能没有相应的QRS波群。
2. 心房率高于心室率: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路径被阻断,心房按照其自身的节律搏动,而心室则依赖于逸搏起搏点(通常是希氏束以下的部位)来维持基本的心跳。这通常会导致心房率快于心室率。
3. 可能出现固定的或不规则的RR间期:由于QRS波群是由逸搏起搏点产生的,其频率和规律性取决于该起搏点的位置及功能状态,因此可能会观察到固定不变或是变化不定的心室节律。
4. QRS波群形态可能正常或者宽大畸形:这取决于心室起搏的起源位置。如果起源于希氏束或以上,则QRS波形接近正常;若起源于更下方的部位,则可能出现宽大且异常的QRS波群,因为激动需要通过缓慢的心肌传导路径来完成。
5. P-P间期和R-R间期各自保持相对规则:尽管P波与QRS波之间没有固定关系,但心房内的电活动(表现为连续的P波)通常保持着较为稳定的频率;同样地,由逸搏起搏点控制的心室节律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。
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正确识别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至关重要,并且是护士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。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。
上一篇:阴阳辨证中,何为阴虚?
最后一篇